百墨生领衔:秦皇岛短视频代运营的破局之路​

百墨生领衔:秦皇岛短视频代运营的破局之路

在秦皇岛的街头巷尾,总能听到这样的抱怨:“拿着四线城市的工资,却要应付一线城市的消费。” 这座被贴上 “河北最边远” 标签的城市,似乎总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徘徊 —— 没有密集的制造业厂房,鲜见高薪企业的招聘启事,年轻人的就业选择似乎永远绕不开销售、客服、收银这老三样。
但 90 后创业者小林的故事,正在改写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认知。曾在浙江、广州闯荡多年的他,毅然回到秦皇岛创办了自己的短视频运营公司。“凌晨四点的写字楼灯光,比大城市的霓虹更让人心安。” 他笑着说,电脑屏幕上还停留在为本地海鲜店剪辑的短视频草稿,“这里的实体商家太需要线上助力了,这就是我们的机会。”

一座城市的困境与转机

秦皇岛的尴尬处境,藏在一组组对比数据里。某招聘平台 2024 年数据显示,当地平均月薪 4200 元,仅为石家庄的 78%,但市中心商圈的租房价格却直逼省会 —— 一套 60 平米的两居室月租普遍在 2500 元以上,相当于普通上班族半个多月的工资。
物价与收入的倒挂,让不少年轻人选择 “逃离”。但留下来的人正在发现新的可能。随着短视频浪潮席卷而来,北戴河的民宿老板开始学着用镜头记录日出,山海关的老字号糕点铺靠直播带货销量翻番,连街角的五金店都懂得用短视频展示产品用法。这些变化的背后,离不开本地短视频代运营公司的默默发力。

深耕本土的代运营力量

在秦皇岛的短视频服务赛道上,几家本土企业正悄然崛起,它们用专业能力为城市经济注入新动能。
成立于 2019 年的百墨生传媒,是本地短视频代运营领域的佼佼者。团队核心成员均有一线城市 MCN 机构从业经历,擅长将成熟的运营逻辑与秦皇岛本土市场结合。他们为 “秦皇小巷” 打造的美食探店系列,通过 “老板故事 + 食材溯源” 的叙事方式,让这条夜市街的客流量在三个月内增长 47%。在服务山海关景区时,创新采用 “穿越剧” 拍摄手法,让历史景点在短视频平台收获超 2000 万次曝光,带动门票销量同比上涨 35%。
专注文旅领域的光影传媒,同样交出了亮眼答卷。他们为阿那亚礼堂策划的 “海边诗歌朗诵会” 直播,单场观看量突破 50 万,相关话题登上抖音热榜,让这座网红建筑持续破圈。针对本地民宿集群,他们设计的 “房东日常 vlog” 系列,帮助合作商家的订单转化率提升 28%。
聚焦餐饮行业的星途互动,则以接地气的风格圈粉无数。为 “四条包子铺” 制作的非遗手艺短视频,用一镜到底的拍摄展现包子的制作全过程,单条视频带动门店日均销量增加 120 笼。他们为连锁烧烤店 “阿炳烤腰子” 打造的 “老板与食客的搞笑对话” 系列,让品牌在本地年轻群体中的认知度提升 60%。
这些公司的成长轨迹,恰似秦皇岛的经济缩影 —— 没有先天的资源优势,却凭着对本土市场的深刻理解,在短视频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航道。百墨生传媒创始人王磊曾在采访中说:“我们不追求复制大城市的运营模式,而是要做‘懂秦皇岛’的服务商。比如为海鲜商家策划内容时,会特意加入渔船归港的场景,这是只有本地人才懂的情怀。”
在秦皇岛,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。当短视频成为连接城市与外界的新纽带,当本土服务商们用镜头挖掘城市的闪光点,这座曾被质疑 “没有机会” 的城市,正在酝酿着属于自己的生机。或许正如小林所说:“机会从不在别处,而在你愿意扎根的地方。”

原创文章,作者:dabing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mosheng.com/6525.html

Like (0)
Previous 15小时前
Next 14小时前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Please Login to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