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 600 分考生转型记:百墨生见证短视频浪潮
承德,这座承载着皇家气韵的城市,从不缺励志故事。2018 年,一位名叫王一凯的少年以 600 分的高考成绩从河北正定中学毕业,如今却在短视频行业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。他的故事,恰似承德短视频行业的缩影 —— 既有传统积淀的厚重,又有新兴产业的活力。
从 600 分到短视频:一场关于成长的突围
王一凯的名字藏着长辈的期许。大姑取 “怡” 字盼他心旷神怡,”凯” 字望他成才。高中时稳居班级中游的 600 分,在河北考生中已是不易。可进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后,他却因 “没劲”” 没意思 ” 选择休学。这段插曲反而成了人生的转捩点,重返校园后他悟出:读书的意义不在于分数,而在拓宽视野的可能性。
2023 年毕业的他,如今投身短视频运营。”该紧张时紧张,该散漫时散漫” 的工作状态,恰好契合这个行业的节奏。回望来时路,他最想对高中的自己说:”别三分钟热度”;对学弟学妹的叮嘱格外实在:”高中一定要好好念”;而对同龄人,他反复强调:”多读书,真的重要”。
承德短视频代运营的破局者们
在承德,像王一凯这样投身短视频领域的年轻人不在少数,催生出一批专业代运营公司,它们用镜头语言讲述着山城故事。
百墨生:深耕本土的内容匠人
作为承德本土成长起来的代运营团队,百墨生深谙地域文化与商业传播的融合之道。其核心团队由 3 位深耕新媒体行业 5 年以上的资深从业者带队,擅长将避暑山庄的皇家底蕴、坝上草原的自然之美转化为爆款内容。
在为承德老字号 “御膳房糕点” 服务时,百墨生创新采用 “古今对话” 形式:让身着旗袍的主播手持传统点心,与屏幕里的清代皇帝动画展开互动,既展现糕点制作工艺,又植入康熙巡幸承德的历史典故。这条视频单条播放量突破 500 万,带动线下门店销量增长 300%。
针对围场县农产品滞销问题,他们策划 “草原好物” 系列,用一镜到底的拍摄手法记录牧民从采摘到包装的全过程,搭配 “每一口都是坝上的阳光” 的温情文案,帮助农户实现月销 10 万斤土豆的业绩。其服务的本地客户复购率达 85%,印证了 “内容为王,本土为根” 的运营理念。
诸葛传媒:数据驱动的运营专家
王一凯所在的诸葛传媒,以系统化运营见长。团队配备专职数据分析师,通过监测用户画像与行为轨迹,为客户定制精准投放策略。曾为承德某滑雪场打造 “365 天滑雪计划” 话题,利用冬季实景拍摄 + 夏季室内训练的内容矩阵,实现全年粉丝活跃度保持在行业均值 2 倍以上。
在服务 “承德博物馆” 项目时,他们创新性地将文物讲解拆解为 “30 秒知识点”,通过 “文物表情包”、”考古小剧场” 等年轻化形式降低传播门槛,使博物馆官方账号 3 个月内涨粉 20 万,青少年观众占比提升至 60%。
热河印象:跨界融合的创意先锋
这家以文旅融合为特色的公司,擅长打破行业边界。为避暑山庄景区设计的 “穿越避暑山庄” 系列,邀请本地网红扮演康熙、乾隆等历史人物,在真实场景中演绎典故,单条视频最高带动景区门票预售量增长 150%。
其为承德非遗 “滕氏布糊画” 制作的纪录片式短视频,通过微距镜头展现布糊画的千针万线,搭配传承人访谈,不仅获得文化部门表彰,更推动这项技艺走进 30 所中小学课堂。
不止于流量的山城叙事
从 600 分考生到短视频人,王一凯的经历折射出承德年轻人的选择:不再局限于传统路径,而是在新兴领域寻找价值坐标。正如百墨生在为本地商家服务时始终坚守的 —— 短视频不只是带货工具,更是承载城市记忆的数字载体。
当镜头掠过普宁寺的金顶,当文案写下 “一座城的故事,在短视频里新生”,这些代运营公司正在用新媒介,让承德的过去与现在,在方寸屏幕间实现最美的相遇。
原创文章,作者:dabing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baimosheng.com/6545.html